服務熱線
400-100-7120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一回事嗎?
我最近一吃魚就拉肚子,這是食物過敏還是食物不耐受?
那么今天小圣就來告訴大家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區別
01
食物過敏由IgE介導,食物不耐受由IgG介導
有過敏性體質(或稱特應性)的人,進食某些食物之后會發生過敏現象,例如過敏性哮喘、鼻炎、胃腸功能紊亂和蕁麻疹等,這種現象稱為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大都屬Ⅰ型變態反應,即由過敏原和特異性IgE相互作用而發生。
食物不耐受是一種復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它的發生是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IgG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復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組織發生炎癥反應,并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癥狀與疾病。
(直白點說就是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把外來的某些食物當敵人了,要保護你的身體,跳出來戰斗,然后你感受到的就是各種慢性疾病癥狀)
02
發作持續時間不同
急性食物過敏:一般在接觸過敏原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
發病快,癥狀明顯,屬于急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引起人們關注。
對于容易發生過敏的應常見食物及吸入過敏原篩查
(吸入性食入性過敏原特異性抗體lgE全套:戶塵螨、屋塵、蟑螂、貓毛皮屑、狗毛皮屑、莧、混合草、桑樹、霉菌組合、樹花粉組合;雞蛋白、牛奶、牛肉、蝦、蟹、貝、腰果、芒果、菠蘿)
食物不耐受:一般在長期接觸致敏原的數天方才產生反應。
癥狀較隱蔽,屬于慢性病,在平時通常會被人們忽略,
因此被稱為人體健康的隱性“殺手”。
(對于容易發生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常見的有14種:牛肉、雞肉、魚、玉米、螃蟹、雞蛋、蘑菇、牛奶、豬肉、大米、蝦、大豆、西紅柿、小麥)
03
常見癥狀不同
食物過敏主要癥狀:皮膚瘙癢及紅 腫、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嚴重的甚至誘發引起的生命危險的危機。
食物不耐受其癥狀:頭痛、關節痛、腹瀉、便秘、失眠、濕疹,癥狀十分多元,可發生在全身多系統。長期不注意會影響人體的機能,甚至影響發育或產生疾病。
04
治療預防措施不同
食物過敏通常采用藥物及脫敏治療,預防措施主要以發現及避免過敏原為主。
不論是過敏還是食物不耐受,根源都在體質問題,所以當出現急性癥狀時,我們先處理急性癥狀,再去深入調理體質。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耐受的食物,調理過程中除了直接忌食之外,還需要忌食由這些食物加工的其他成品食物,比如小麥不耐受,那么面包、餅干都不可以食用了。
通過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的對比,相信大家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不會對于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傻傻分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