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100-7120
加強社區、衛生院、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條件建設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條件建設。持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按照《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基本標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準》要求建好中醫科和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
加強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診療設備配備,鼓勵開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有條件的可開展中醫綜合服務區的“村級版”建設。
對1625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綜合服務區進行提檔升級,加強1210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綜合服務區建設。為貧困地區居民就近、就便提供集中醫醫療、養生保健、中醫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綜合服務。
提升縣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
在146個縣級中醫類醫院實施好“貧困地區縣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每個醫院重點建設好1個中醫特色優勢?(專病),加強?(專病)骨干人才培養,推廣使用中醫(少數民族醫)適宜技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切實提升縣級中醫類醫院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能力。
鼓勵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醫師到基層多點執業
如今醫師多點執業被更大范圍放開,尤其是在前不久《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發布后,醫師多點執業有了更多可操作性。
《通知》提出,通過組建醫聯體、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鼓勵城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或者定期出診、巡診;
鼓勵縣級中醫醫院探索開展縣鄉一體化中醫藥服務,進一步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逐步實現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或鄉村醫生,努力讓居民通過簽約服務能夠獲得更加便利的中醫藥服務,滿足居民多層次中醫藥服務需求。
建設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要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人才是第一配備!锻ㄖ分赋,加強基層中醫人才隊伍建設。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醫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和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等項目中給予“三州三區”貧困地區傾斜支持。
以縣級中醫醫療機構為主,為符合條件的中醫藥專家建設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每個工作室至少與1所鄉鎮衛生院、2個村衛生室建立對口指導聯系,免費培養3名以上繼承人。
支援醫院在受援醫院設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工作站開展人才培養,并列入工作室驗收指標。
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提升一批能開展4類及以上服務的村衛生室
以縣級中醫類醫院為主,每個縣域建設1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培養10名左右縣級師資,在院內推廣使用不少于45項中醫適宜技術,并遴選不少于10項面向基層進行推廣(技術名稱和類別詳見《中醫醫療技術手冊》)。
每個縣級中醫類醫院每年支援不少于4所鄉鎮衛生院,輻射帶動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不少于6類中醫藥適宜技術。
通過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開展西學中培訓,做強一批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村衛生室,提升一批能規范開展針刺、拔罐、刮痧、灸類等不少于4類中醫藥服務的村衛生室,培育一批能規范開展不少于2類中醫藥服務的村衛生室。
雖然該文件針對的是“三區三州”,但不難看出,中醫藥服務能力特別是中醫適宜技術將是基層醫療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擁有良好的中醫藥診療能力,將對基層醫生個人發展頗有裨益。